泰州市姜堰区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
(考试时间:150分钟 满分:150分)
请注意: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,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。
一、积累运用(25分)
生活suǒ碎,偶尔会将我们击kuì。我们常在暴风zhòu雨般的争执中忘了“和”,在盲目地坚持己见而强词夺理时失了“和”,在各种名利诱惑的漩涡里丢了“和”……试看那岁月长河,多少华夏文明因“和”而兴,【甲】了历史的篇章;多少英雄豪杰以“和”为尺,【乙】出胸jīn的宽广。“以和为贵”,它不仅是古老智慧的低吟,更是现代社会的高歌。这四字箴言,宛如晨曦初照,温柔地穿透云翳,照亮人与人之间的幽径。它引领着我们跨越歧见的深渊,迈向共融与理解的彼岸。让我们以“和”为笔,以心为纸,书写和谐壮美的篇章!
-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
- 文段中【甲】【乙】两处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( )
- 抒发 测量 B. 抒写 丈量 C. 抒发 丈量 D. 抒写 测量
-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- “六尺巷”的故事是邻里和睦相处的典范。
- “让我们以‘和’为笔,以心为纸,书写和谐壮美的篇章。”朗读时语调要高昂。
- 划线句运用排比修辞,铺陈了生活中有失“和”气的种种现象,让读者深受触动。
- “它引领着我们跨越歧见的深渊,迈向共融与理解的彼岸。”句子结构完整,语序合理。
- 根据提示,将表格中①-⑧补充完整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参考答案
【答案】1. 琐 溃 骤 襟 2. B 3. D
【解析】
【1题详解】
本题考查字形。
琐碎:suǒ suì,指很小的,零乱的事,细小散碎的事情。多指细小繁杂的事。
击溃:jī kuì,指打散,打垮;使敌人或对手瓦解、溃散。有时也引申指精神上的崩溃或瓦解。
暴风骤雨:bào fēng zhòu yǔ,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,比喻声势浩大,发展迅速的运动,也形容猛烈而急剧。
胸襟:xiōng jīn,指心情、志趣、抱负、胸臆等。犹指胸怀。
【2题详解】
本题考查词语运用。
第一空,抒发:指表达;倾吐。抒写:指的是抒发描写,即通过文字或其他形式表达情感或描述事物。甲处用于描述华夏文明因“和”而兴,并“抒写”了历史的篇章,这里的“抒写”更侧重于通过某种方式(如历史记载、文化传承等)来书写和表达历史,与“抒发”相比,“抒写”更符合文意。
第二空,测量:1.用仪器确定空间、时间、温度、速度、功能等的有关数值。2.考察、度量远近、深浅、高低等各种情况。丈量:测量。用步弓、皮尺等量土地面积或距离。乙处用于描述英雄豪杰如何以“和”为尺,“丈量”出胸襟的宽广。这里的“丈量”不仅指物理上的测量,更引申为对胸襟广阔度的评价和衡量,与“测量”相比,“丈量”更符合语境和文意。
故选B。
【3题详解】
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。
D.有误,语序不当,应将“理解”“共融”调换位置;
故选D。
- 根据提示,将表格中①-⑧补充完整。
文学功能 | 文学表达 |
以文传情 | 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里“______,_______”,展现了卖炭翁悲惨的处境与矛盾的心情;______(作者)的《马说》里“千里马常有,_______”,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:杜甫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里“______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,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怀。 |
以文载道 | 让有德有才之人在重要岗位发挥作用,让社会沐浴诚信和睦之风:_______,_______。(《礼记·大道之行也》)
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德行不足,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:学然后知不足,_______。(《礼记·虽有嘉肴》) |
【答案】 ①.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②.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. 韩愈 ④. 而伯乐不常有 ⑤.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⑥. 选贤与能 ⑦. 讲信修睦 ⑧. 教然后知困